《南亚-东南亚特提斯演化的油气资源效应》
项目摘要:
特提斯构造域为世界公认的油气富集区。但该构造域的南亚-东南亚段由于构造演化复杂,盆地类型差异大,油气勘探难度高,总体研究程度低。受特提斯构造域多旋回洋陆裂解、漂移、拼合的控制,该构造段发育了一系列时代不同、类型各异、数量众多的含油气盆地。多数盆地叠合发育特征显著,石油地质条件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拟以特提斯演化为主线,采用野外地质与钻井相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手段相结合,资料收集与重点盆地详细研究相结合,系统梳理含油气盆地的类型、分布、沉积充填及石油地质条件,探讨特提斯构造演化与南亚-东南亚含油气盆地在时空上的耦合关系,系统分析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特征及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通过与中东等特提斯富油气区对比,明确研究区特提斯演化的油气资源效应。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揭示南亚-东南亚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规律,为国家 “一带一路”油气战略布局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参与人员名单:
编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性别 |
职称 |
单位 |
1 |
朱伟林 |
1956.05 |
男 |
教授 |
同济大学 |
2 |
钟锴 |
1974.07 |
男 |
工程师 |
同济大学 |
3 |
张田 |
1982.10 |
男 |
高级工程师 |
同济大学 |
4 |
付晓伟 |
1986.02 |
男 |
副研究员 |
同济大学 |
5 |
乔培军 |
1979.06 |
男 |
讲师 |
同济大学 |
6 |
陈琼 |
1987.08 |
女 |
讲师 |
同济大学 |
7 |
曾翔 |
1987.10 |
男 |
博士后 |
同济大学 |
8 |
冯凯龙 |
1994.08 |
男 |
博士生 |
同济大学 |
9 |
吴培康 |
1964.10 |
男 |
教授级高工 |
中海石油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10 |
孙和风 |
1979.06 |
男 |
高级工程师 |
中海石油国际能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