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春胜等-EPSL:可可西里盆地对印欧碰撞时限的约束

发布时间:2018-03-14 放大 缩小

  新生代以来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壮阔的青藏高原,印欧碰撞时限研究是热点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碰撞年代主要来自于藏南地区,长期以来存在争议。
  可可西里盆地位于羌塘地块北部,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沉积盆地。新生代地层包括风火山群(上白垩统-始新统)、沱沱河组(Et,始新统)、雅西措组(ENy,渐新统-中新统)、五道梁组(Nw,渐新统-中新统)、曲果组(Nq,上新统)。为避开争议研究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靳春胜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们选择远离印欧碰撞缝合带的可可西里盆地开展年代学研究,从沉积学角度限定印欧碰撞时限。风火山群发育于新生代早期,在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中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对其时代归属却长期存在争论,焦点在于它是白垩纪沉积还是古近纪沉积。 
  在上述背景下,他们在风火山地区开展了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并在5500米厚的采样地层中发现了火山灰夹层,测得年代为62.55±0.39 Ma(MSWD =0.68, 2σ)(图1),为建立磁性地层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学控制。磁性地层结果显示,风火山群的地质年代为72-51 Ma,跨越晚白垩世-早始新世(图2)。

图1 风火山群火山灰夹层锆石U-Pb年龄图

 

图2 风火山群磁性地层学结果

  风火山群沉积速率变化图(图3)揭示3阶段的沉积演化模式,排除气候成因,该模式对应于风火山南部唐古拉山逆冲断层系的活动历史。作者认为63.5 Ma之后沉积速率的变慢,指示了唐古拉山逆冲断层系的相对静止时期。53.9 Ma之后沉积速率的快速增加,指示了唐古拉山逆冲断层系的再次活化,其动力来源于印欧碰撞,因此指示了印欧碰撞可能为53.9 Ma,且不晚于该时间。

图3 风火山群沉积速率变化图

 

  该研究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和磁性地层学重新厘定了风火山群的地质年代,揭示了唐古拉山在新生代早期的构造活动历史,约束了印欧碰撞时限。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著名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in et al. Magnetostratigraphy of the Fenghuoshan Group in the Hoh Xil Basin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India–Eurasia collision and Tibetan Plateau deforma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8, 486: 41-53)。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