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地质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25 放大 缩小

  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所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由于其典型的地质现象和良好的出露条件,它被誉为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碰撞造山作用的范例,基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构建的地质模型,常被作为其它造山带研究的重要参考。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前,二者之间是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的沉积记录是研究中生代全球古气候、古海洋事件的重要对象。如今,与新特提斯演化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地质记录完美保存在雅鲁藏布缝合带及两侧,成为我们认识全球中新生代构造、气候、环境及其耦合变化的重要依据。

  

  

  为了扩展我所青年地质学家的研究视野、提升对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交叉、探索地球科学理论创新新的增长点,我所青促会小组和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发起,会员王建刚副研究员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传周研究员、万博研究员共同组织了本次“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地质考察活动。参加野外考察的队员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沉积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和数值模拟等多个学科方向,共计19人。野外考察时间为2018429日至59日,共计11天。野外考察过程中,邀请吴福元院士(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进行全程现场讲解。

  本次考察从拉萨(林周)出发,经仁布-日喀则-定日,到达聂拉木,然后经过江孜-浪卡子回到拉萨。整个考察路线横跨印度-亚洲碰撞带,行程近2100公里。野外考察内容包括:(1)碰撞作用发生之前的亚洲活动大陆边缘地质记录,如林周弧后(背)盆地、冈底斯岩浆弧、日喀则弧前盆地、修康混杂岩;(2)碰撞作用发生之前的印度被动大陆边缘地质记录,如定日卧龙剖面与聂拉木土隆剖面所代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浅海沉积、江孜床得剖面与浪卡子郎杰学群所代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深海沉积;(3)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地质记录,如林子宗火山岩、雅鲁藏布蛇绿岩、大竹卡砾岩、柳区砾岩、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高喜马拉雅变质岩、藏南拆离系构造等等。

  野外考察过程中,吴福元院士对于新特提斯演化、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及其这些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具体地质问题的由来、研究现状和存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同时,结合当今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对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未来研究的定位以及急需深化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活动组织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具体的地质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基于野外观察,参与者常就有争议的科学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疑问,引起激烈的学科交叉碰撞和争鸣。考察结束后,吴福元院士希望大家认真总结,深入思考,将野外观察到的现象和所了解到的有关地质理论与自己的研究工作相联系,努力创新。同时,他鼓励青年地质学家积极参与特提斯和喜马拉雅地质的研究,共享这一国际舞台。

  通过本次野外考察活动,我所青年科研人员对喜马拉雅的基本构造框架和地质演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活动加深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队员对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研究的兴趣。在考察活动中,青年科研人员针对如何识别板块边界、俯冲体系如何形成、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机制、碰撞有关岩浆作用的成因、喜马拉雅造山作用机制和模型等前沿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探讨了不同学科联合攻关的可能性,为未来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