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提斯构造域演化”线上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2年6月6日,由孟庆任研究员和林伟研究员共同召集,万博研究员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召开了主题为“古特提斯构造域演化”的线上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8位学者从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变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古地磁学和大地构造学等角度,围绕“古特提斯洋形成与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做专题报告。
专题研讨会伊始,孟庆任研究员介绍了古特提斯的研究背景和热点问题及本次会议的宗旨,号召大家分享新成果,促成新进展,提升新认识。上午,翟庆国研究员和李文昌研究员从蛇绿岩和增生杂岩的角度剖析了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洋和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王向东教授从地层-古生物的角度,提出冈瓦纳大陆缺失晚石炭世海相地层,并可作为鉴别冈瓦纳大陆的重要标志。林伟研究员通过构造解析和碎屑锆石的研究,指出早中生代哀牢山-Song Ma-Song Chai为单一的沟-弧-盆体系,且具有“局限洋盆”的特征。下午,刘福来研究员从变质岩石学的角度,以分布于昌宁-孟连带内的榴辉岩和蓝片岩为研究对象,提出古特提斯洋具有典型的冷俯冲特征。黄宝春教授通过古地磁的研究,恢复了古特提斯构造域不同时期各个陆块的相对位置,重建了陆块的裂解-聚合过程。褚杨副研究员和孟庆任研究员聚焦于西古特提斯的构造演化,探讨了Rheic洋和古特提斯洋的关系、古特提斯-新特提斯的转变、古地理重建等重大科学问题。
研讨会得到了从事相关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的广泛关注,通过在线提问或评论区留言,与作报告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线上参会人数一度高达580人。会后讨论阶段,各学者针对“古特提斯洋的形成、发展与消亡”,“古特提斯洋的洋盆属性和构造格局”和“特提斯演化动力学机制”展开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参会人员一致认为,在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已在不同学科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应当继续综合集成前期成果,求同存异,总结规律,进而在“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