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锂矿野外联合考察

发布时间:2023-05-09 放大 缩小

 

 在古特提斯造山过程中,松潘-甘孜造山带产出了川西甲基卡、可尔因和扎乌龙等世界级锂辉石伟晶岩矿床(田),其潜在资源远景仍非常可观

   川西锂矿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四川地质局的甘孜队和阿坝队先后发现了甲基卡、可尔因等稀有金属矿田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勘查,川西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锂矿资源基地。其形成时空上与古特提斯大洋闭合、松潘-甘孜印支期造山花岗质岩浆作用、分异演化的花岗伟晶脉侵位以及三叠纪复理石地层的高温-/中压巴罗式变质作用的"片麻岩穹窿"构造有关,以"岩浆-熔融-变质-变形"四位一体而著称。因此川西地区成为地质学家的研究圣地。南京大学近年组织实施了川西重点锂矿集区的3000m科学钻探,穿过变质岩、伟晶岩和花岗岩,建立片麻岩穹隆的"构造-岩性-成矿"科学剖面,所获伟晶岩及花岗岩的产状(平缓)与之前认识(陡立)差别颇大。

基于我国能源金属矿产现状和川西地区重大的科研意义,带着这些科学问题, 20234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吴福元院士带领秦克章研究员、申萍研究员、刘小驰副研究员、胡方泱副研究员、何兰芳高级工程师等,联合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建康研究员、李鹏副研究员、熊欣副研究员,南京大学朱文斌教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周起凤高级工程师等一行13人,在特提斯重大研究计划和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的联合支持下对川西地区锂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联合野外考察。


424日在新都桥宾馆开展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426日于甲基卡锂矿309号脉考察

 

在李建康研究员和朱文斌教授的向导下,先后考察了马颈子花岗岩体、甲基卡134308号、309x03号脉,可尔因花岗岩体各岩相及其中暗色包体、李家沟锂矿脉、平巷及岩芯。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吴福元院士实地教学讲授了花岗岩成因演化相关知识、花岗岩结构构造的成因含义,李建康和秦克章研究员实地讲授了伟晶岩与锂矿成因与演化关系,朱文斌教授实地讲解了构造和变形在伟晶岩形成演化过程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各位青年学者、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积极踊跃提问,并与各个专家积极地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因此,通过本次川西地区野外综合考察,大家普遍的感受是百闻不如一见,甲基卡和可尔因矿集区深部及区域找矿远景尚很大,同时对于对比喜马拉雅及昆仑山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成矿环境、成因机理与成矿样式颇有裨益。

吴福元院士总结指出川西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硬岩型锂资源基地。但相对而言,该区域地质、岩石、矿物等方面的研究比我们想象的要低。未来应大力加强该区的综合研究,打造国家级锂资源基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抓住锂成矿作用这一重要问题,全面带动区内相关地质问题的研究,为将川西推向国际学术舞台提供理论支撑。

附件: